「堵住破口──在悖逆的群體中尊主為聖」

賴若瀚

賴若瀚

聖言講道研經學院

本文內容類別

文章

瑪拉基書2, 馬太福音1

家庭生活, 實踐生活

賴若瀚
 文字稿 Text

 

引言

     

世上沒有完全人,即或歷世歷代的屬靈偉人,同樣是不完全,也會有盲點、缺失或生命的破口。「破口」是甚麼呢?「破口」是我們生命中的一些缺失,因犯罪或不履行神的誡命,讓魔鬼撒但有機可乘,以致神的恩典、能力與喜悅在不知不覺間從其中溜走了。

 

      聖經中多次提到「破口」(賽二十二9,五十八12;結十三5,二十二30,二十六10;摩四3,九11)。在哈該時代,以色列民因為對聖殿冷漠,哈該形容他們「將工錢裝在破漏的囊中」(該一6),導致嚴重損失。耶利米書對聖民的形容也十分類似:「因為我的百姓做了兩件惡事,就是離棄我這活水的泉源,為自己鑿出池子,是破裂不能存水的池子。」(耶二13)因為有破口存在,以致選民事倍功半,白費氣力。

 

      從聖經的人物中,也看到他們的破口。亞當、夏娃的破口是私慾,一嚐禁果,讓虛謊進到生命中。亞伯拉罕的破口是恐懼,為了保命,只敢認自己的太太為妹子。羅得妻子的破口是貪婪,她留戀所多瑪,回頭一望,變成一條鹽柱。大衛的破口是女色,讓自己的情慾失控,以致失誤。

 

      其實,各人生命中的破口形形式式:除了私慾、恐懼、貪念與女色之外,還有自卑、自義、過度敏感、脾氣惡劣等等。歸根究柢,這些破口都與「自我」有關,因為自我太大、自我膨脹,遮蓋了屬靈視野,以致失陷。若沒有及時被救贖的恩典或聖靈的能力所堵塞,破口就會愈變愈大,使人靈性失守、失足與失陷。

 

  摩西一生信靠神、跟從神、服事神。聖經說他「為人極其謙和,勝過世上的眾人」(民十二3),而耶和華稱他「在我全家盡忠的」(民十二7)。即或如此,他一生中仍有破口,事件發生在他人生最後階段,成了他生命的污點,以致不能進入迦南地。

 

  摩西為甚麼不能進入迦南美地?因為他沒有「護照」!「護照」是神的喜悅、神的蓋章、神的允許。許多人都會為摩西感到不值,甚至打抱不平。摩西辛辛苦苦地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、入曠野,經過不少挑戰與無盡忍耐。最後還是棋差一着、功虧一簣,進不了應許地。有人認為神對摩西的懲罰實在太大了。

 

      在猶太人的傳統中,摩西犯罪的細節沒有記述下來,是為要保護摩西,免得被人取笑。猶太人相信作為領袖的要受更大的審判。 無論如何,經文給我們看見的是摩西犯了大錯,是嚴重的失誤,從神那麼嚴厲地刑罰他可見一斑。

 

      因為摩西生命中有破口,所以不得神的喜悅。這事件記載在民數記二十章。

 

  1. 慎防基本的失誤

 

民數記第二十章是叫人心酸的一章。這章開始時記述米利暗死在加低斯,摩西痛失自己的親姊,相信必定在他心中產生一種失落感。加上百姓向摩西發怨、哭號,本來難行的曠野路,對摩西而言更是百上加斤,致使他跌倒失誤。摩西這次違背神的吩咐而擊打磐石,至少有三方面的缺失。

 

  1. 失準──沒有遵照神的吩咐做事

       摩西擊磐出水的事曾發生在他們入曠野之初(出十七1-7),是發生在利非訂。民數記二十章1-13節的事件則發生在加低斯,在米利暗死後(民二十1),因此是兩件不同的事,發生在不同地方。

 

      按經文記述,耶和華沒有叫摩西去責備百姓,祂的指示十分簡單:「你拿着杖去…… 招聚會眾…… 吩咐磐石發出水來。」(民二十8)但摩西氣在心頭,擊打磐石兩次,違背了神的命令。

 

      要注意,不是擊打或不擊打的問題,乃是神如何指示的問題。當神吩咐要打,就要打;當神吩咐不要打,就不能打。經文信息主要是:忠於主的吩咐,對準主的心意,讓神的話語主導,不讓人的情慾或私意作主導。

 

  1. 失信──不信神 (民二十12)

在摩西與亞倫犯錯的時候,神就當場判決,不准他們進迦南地,表明事態嚴重。神指出這樣判決背後的原因:「因為你們不信我,不在以色列人眼前尊我為聖……」(民二十12)其實四十年前,十個探子回來報惡信,以致以色列全會眾都藐視神、不信神(民十四11),神便刑罰那一代的人不能進迦南(民十四22-23),那事件是民數記的重要轉捩點。四十年後,這兩位帶領以色列人的領袖摩西與亞倫,在不知不覺間重蹈覆轍,誤闖禁區。他們被神責備說:「你們不信我」,這事件構成了民數記中另一個重要的轉捩點。

 

神責備摩西與亞倫的不信,是不信甚麼呢?摩西對百姓說:「你們這些背叛的人聽我說:我為你們使水從這磐石中流出來嗎?」(民二十10)然後擊打磐石兩下。這是一句氣話,同時帶着責備的語氣,明顯地與上文神要他吩咐磐石出水的命令相違。雖然神已經明說只要吩咐磐石、水便會流出來,摩西卻因心中氣惱,在失準之餘同時也失信,他不信神的話。結果,磐石還是流出水來。但這水出來,不是由於摩西的擊打,乃是出於神的憐憫!

 

  1. 失敬——沒有尊神為聖

      摩西與亞倫的另外一個問題是「不在以色列人眼前『尊我為聖』」(民二十12)。這與前面的失信連在一起。後來,神多次重申摩西與亞倫不能進入迦南地的理由:「因為在米利巴水,你們違背了我的命令」 (民二十24),「沒有在湧水之地、會眾眼前尊我為聖」(民二十七14),「得罪了我」(申三十二51)。

 

      摩西是神的代言人,是神的代表與執法者。他的舉手、投足,都具有重大的意義,更是代表着神。會眾已看見摩西在神面前領受囑咐,他們當然期望能聽到神藉摩西而來的訓誨與行動。但摩西沒有照神的吩咐去做,反而在眾人面前公然地違逆神。摩西斥責以色列民是「背叛的人」(民二十10);然而,神後來亦採用同樣的字眼來斥責摩西與亞倫,說他們「違背」了神的命令 (24節)。換句話說,在神來看,無論是會眾或領袖,都犯上了背叛耶和華神之罪。不同的罪行,卻是一樣的罪名。

 

      當一個人在神面前失準、失信、失敬之後,繼之而來的是失聰、失德、失據,最後會失守、失足,在神面前失寵。

 

      摩西這次的失誤,從表面看來,是一次任意妄為的罪。然而,當我們細心閱讀,不難發現這其中亦有隱而未現的錯失。讓我們來探究這次失誤的深層意義。

 

  1. 二. 警惕深層的缺失

 

  1. 行事充滿「自我」

昔日摩西曾經有一次從西乃山下來,手中帶着神所賜的兩塊法版。他下山時聽見以色列人作樂的聲音,原來亞倫正在帶領百姓敬拜金牛犢。他烈怒填胸,將兩塊法版當場摔碎(出三十二18-19)。但當時神沒有跟他算賬,後來更重新在法版上再寫誡命(出三十四1-2)。為甚麼呢?

 

其實,從外表或從破壞性的角度來看,摔碎兩塊法版,比擊磐出水嚴重得多。然而,摩西摔碎法版那次發怒,相信他的「我念」甚低。他所顧念的是神的聖潔、神的約言、神的心意。然而,在這次擊磐出水的事件中,他卻是「充滿了自我」。摩西在對百姓說話的時候,一直說「我」:「你們這些背叛的人聽我說:我為你們使水從這磐石中流出來嗎?」摩西本是神供應食水的使者與媒介,因為高抬「自我」、不守本位而取代了神的地位,當然沒有尊神為聖了,所以神要跟他算賬。

 

  1. 成敗皆是杖

神對摩西說:「你拿着杖去,和你的哥哥亞倫招聚會眾,在他們眼前吩咐磐石發出水來……」(民二十8)「吩咐磐石」與「擊打磐石」有甚麼分別呢?分別相當大!讓我們先來探討一下「杖的神學」。

 

      摩西手中拿着的應該是「他的杖」(參11節,NIV 與 NASB 都加上「他的」[his staff / his rod])。2 這杖又稱為「神的杖」(出四20,十七9),它原本只是一根樹枝或一根枯木削製而成,沒有甚麼特別。然而,它在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的路程中屢顯神蹟,使摩西度過多重的難關與危險。出埃及記四章1-5節記載這根杖變成蛇,然後蛇又變回杖;後來神吩咐摩西「你手裏要拿這杖,好行神蹟」(出四17)。後來,在降第七至第九災中,摩西每次都用他的杖行神蹟。在出埃及後,摩西向紅海伸杖,水就分開 (出十四16、21);再向海伸杖,水就復合 (出十四26-27)。在走曠野路之初,摩西用杖擊打磐石,就有水湧流出來供應百姓的需要 (出十七1-7)。一根簡單的木杖,被交在神的手裏,被神使用彰顯神的大能。

 

      幾年前有一部名為 Exodus: God & Kings的電影,影片中摩西沒有舉杖使紅海分開,他是將一把劍拋到海中,沉到海底,海水就逐漸消退。這個改變將一直以來杖的神學信息抹煞了。

 

      這根杖在摩西與百姓心目中,已成了一根具有神力的「寶杖」。經驗告訴摩西,只要他用杖擊打磐石,水必定會流出來,這根「寶杖」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。

 

      然而,神只囑咐摩西去拿杖,卻沒有囑咐他用杖行神蹟。相信摩西對這杖具有一種莫名的情意結。他太習慣使用這杖了,為何這次只是吩咐磐石出水,那豈不是太簡單平淡,一點戲劇化 (dramatic) 的味道都沒有呢?因為這種對杖的情意結,又加上當時因氣憤而蒙蔽了他的心,以致高舉了杖,卻沒高舉背後行神蹟奇事的神!

 

        摩西蒙召初期,神使杖變成蛇,又將蛇變回為杖。其實,最重要的不是「杖」,而是「信」(出四1、5、8、9),看他能不能信靠神,用杖所代表的神的權柄來執行神託付的使命。摩西的蒙召事奉是這樣開始的。但是,當摩西認為手中的杖是他能力的源頭時,他就犯上嚴重失誤。其實物件是器皿,但當那物件、那器皿或是那恩賜被人高舉,就是我們失陷的開始。正是「成也蕭何,敗也蕭何」3

 

  1. 慎防偶像

            在今日的世代中,我們當如何謹慎,防備將神的榮耀搶奪,誤將榮耀歸給人、歸給杖?

 

首先,我們要提防將實物或恩賜高舉成了偶像。一項被神使用的工具或恩賜,不能成為一種「保護網」或「魔術棒」,讓人無論做甚麼都保證永不失誤或犯罪跌倒。神賜給人的不是一張簽了名的空白支票,讓人隨意支用,不論居心是善或惡,目的是好或壞。

 

其次,亦要謹防以成功作為追求的目標。有人以為人信主之後,便無災病、無痛苦,一帆風順,百事順利,像成功神學所推許的,使短暫的、地上的成功變成了我們的偶像。以教會建堂為例,建堂是教會發展的新里程,能拓展神的工作。但建堂並不等於一切。若在建堂之後,大家便覺得自己或教會有甚麼了不起的地方,認為有了新堂就必定得到神的祝福,這樣讓新堂成為偶像,同樣是陷進生命的破口中。

 

      最後,更要慎防以人為偶像。米利暗、亞倫與摩西,這三位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的巨頭,最終全都不能進迦南,在人看來的確是極大的遺憾,但在神看來卻不是這樣。神可以興起新一代的領袖帶領他們進迦南。當人的眼光從神身上轉移到領袖身上的時候,我們就當重新校正,免得人成為敬拜神的障礙,讓人無法親眼看見神自己以及祂的作為在我們中間。

 

結語

     

每個人生命中都有破口,若沒有被光照,將會帶來災難性的影響及痛苦。我們必須用神救贖的恩典去堵塞破口。 

 

        求主使我們成為忠於主之託付的人,先堵住我們生命的破口,然後去堵住教會或屬靈群體的破口。

 

 

附註

附註

 

1 Walter Riggans, Numbers, Daily Study Bible Series (Louisville: The Westminster Press, 1983), 151.

 

2 這根杖是誰的杖?民二十 9說「從耶和華面前取了杖去」,似乎暗示這是亞倫發芽的杖(參民十七3-510),然而,在11節說是「他的杖」(NIV: his staff),又似乎確認了這是摩西的杖。曾祥新認為亞倫的杖與摩西的杖可以交換使用,而最重要的在於這根杖是神的杖。(參曾祥新:《天道聖經註釋:民數記》[香港:天道,2006] ,頁 429-430

 

3「成也蕭何,敗也蕭何」這典故出自於《史記淮陰侯列傳》,引述秦末漢初時蕭何與韓信之間的一種關係,比喻事情成敗或好壞都由同一個人造成。

PDF Download
聖言講道研經學院
關於學院
內容類別
奉獻支持
訂閱
留下您的電子郵箱,我們將給您發送最新的資訊。

Copyright © 2021. Sagos Sermon Central